近几年来,露营凭借其亲近自然、自在野趣、短途便捷、时尚新颖等特点迅速破圈,受到都市人群的热捧,实现井喷式发展。但2023年以来,随着疫情防控平稳转段,旅游行业快速复苏,露营旅游市场迅速回落,看似没有那么“香”了。在露营爆发式增长与潮汐式消退的背后,到底潜藏着怎样的流量密码,未来的露营旅游前路几何,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
露营集观光、休闲、娱乐、户外教育、体育竞技于一体,是享受生活、亲近自然最好的旅游方式之一。相比发达国家,我国露营旅游还处于起步阶段。露营旅游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97年,吴承照在其《中国旅游规划30年回顾与展望》一书中指出,“专业化户外游憩基地(露营基地、环境教育基地等)建设成为必然趋势”。
2013年,国务院出台《国民旅游休闲纲要》,从国家层面正式提出露营旅游。为推动露营旅游快速发展,2016年《休闲露营地建设与服务规范》国家标准出台并实施,对休闲露营地的建设和服务事项提出了具体要求;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发布《自驾车旅居车营地质量等级划分》,并组织开展评定。2020年以后,中国的露营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分布在景区、城郊、乡村、山野等地。
然而, 2023年春天,多位露营地从业者坦言整体客流量下滑超过50%,多家露营企业歇业或转型。截至2023年9月,数据显示,即使是旅游旺季,露营市场也仅达到2022年同期的一半。
那么在断崖式下滑现象的背后,露营旅游到底经历了什么?
(一)为何爆火
外在因素:露营潮的兴起主要是在疫情期间,当时因长途出游受限,短距离、轻便型、亲近自然的城郊休闲活动广受欢迎,露营乘势而起。与传统的旅游方式不同,露营作为一种城郊周边微度假的旅游方式,更注重自然野趣与极致放松感。随着自驾车保有量逐年攀升以及城市生活压力的逐渐加大,走向郊外、追求纯粹的自然疗愈,使露营成为户外活动的首选。露营承载着人们对自然生态与美好生活的向往,满足了人们社会交往与自在放松的双重需求。加之小红书、知乎等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露营需求呈现爆发性增长。
内在因素:露营市场需求的刚性增长也刺激露营产品的多元化发展。为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部分企业看到商机,以“内容型”营地为发展方向,露营业态持续丰富,不断涌现“营地+景区”“营地+田园”“营地+研学”“营地+演艺”等露营新玩法,成为广受欢迎的亲子、聚会等户外休闲活动新方式。
(二)缘何消退
外在因素:2023年以来,旅游方式的多元化压缩了露营消费的时间与空间,跨省游、出境游等远程旅游市场的恢复对露营旅游市场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客流量大幅下降,直接导致部分露营地客流下滑。
内在因素:前几年,露营在短期内爆发式崛起,产品品质参差不齐,停车混乱、收费随意、卫生不佳、环境脏乱、服务缺失、质价不符等问题时有出现,带给游客糟糕体验,赶时髦凑热闹的游客尝鲜后诟病不少,负面评价也打消了部分观望的游客对露营的向往。
同时,露营产品的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不同区域的露营千篇一律,缺乏具有持续吸引力的特色产品,游客的期待与现实体验存在差距,导致露营成为一次性消费。部分营地经营业主也存在“跟一时、挣快钱”的思想,对提高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认知不足、力度不够。
露营,本应是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户外体验,却在盲目追求形式与表象中迷失了本真。人们只是将城市的娱乐方式搬到了户外,换个地方继续烧烤、喝啤酒、打牌、听音乐,最后留下一地垃圾和溢出垃圾的垃圾箱。这是最初级的露营地,这种“伪精致”不仅未能让人们真正体验到露营的乐趣,反而助长了消费主义和虚荣心的蔓延。从长远来看,这种没有实质性内容的露营方式,难以维持持久的吸引力,前期或许能靠新鲜感吸引流量,但后期运营不敢苟同,或将面临困境。
露营作为一种户外活动,出发点是让人们亲近自然、体验自然。然而,“伪精致”露营却忽略了这一点,只是将都市生活的娱乐方式移植到了户外。这种露营方式,比较简单粗暴,还是西式的娱乐至死的行为方式,更无法让人们真正感受到露营所带来的心灵上的宁静与洗涤。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露营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夏朝建立之前的历史时期,我们的先祖在游牧、狩猎、迁徙等活动中,露营是他们的生存方式之一。古代类似帐篷的物件由棕叶、兽皮等容易成片的材料做成,这是露营地的初始形式。
《左传·成公·成公十三年》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国家的出现,战争的推动,是营地的发展时期,军营兵营至此得以发展。这时候的营地一般是行军途中的安营扎寨,核心作用是以逸待劳,歇脚、调整、屯粮、演武等。
多数人只要一提我们中国露营地自然地相形见绌,势必以欧美为标准,学习欧美露营地,实际上这是妄自菲薄。现代露营地建设,更应该多多借鉴古代营地的文化精髓,而不仅仅是模仿欧美露营地其内容和形式。中国露营地,作为一个特殊的组织单元,理应承担起正向文化价值的输出。
露营不仅仅是一种休闲娱乐方式,更是一种教育人们尊重自然、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的户外研教。因此,营地还可以提供丰富的户外活动,如徒步、攀岩、观星、实战演练等,让人们在亲身体验中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升自我挑战的勇气。
营地还应该注重文化传承与环保理念的传播。通过组织传统文化演绎、手工艺体验等活动,让人们在露营的同时,也能了解和传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倡导绿色露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让露营成为一种可持续的户外活动方式。
内容为王时代,消费者将根据露营活动定向选择
露营市场经过2022年爆发期后,发展增速减缓。露营旅游运营商开始“内卷”,对露营营地进行基础设施升级的同时,加大对露营活动和露营旅游线路的策划,通过活动吸引客流。例如,日光域旗下品牌“日光山谷”根据用户时间、用户需求专项设计露营旅游产品,其中露营活动就设计达到158项;国奥中健作为知名营地一体化服务商,围绕“大地旅居”、“大地撒野”、“大地体验官”、“大地节事”等产品体系,设置专项产品内容,供露营游客选择。
“营地+”是未来露营旅游的发展趋势
露营旅游能够发展的本质在于回归人们向往自由的本心以及具有较强的社交属性。而营地是实现“精致露营”的主要载体。在营地中进行产业叠加,能够丰富露营业态活动,并让游客快速接受实物。例如策划“露营+汽车”“营地+教育”、“营地+展会”、“营地+家电”、“营地+音乐”、“营地+体育”等创新型产业叠加模式,助力营地长效发展。以“露营+汽车”为例,国内知名新能源品牌理想,将汽车与露营进行绑定,营造“露营模式”增加汽车卖点,同时打造“理想露营季”品牌,营造社群增加客户黏性,塑造品牌文化。
露营与乡村振兴共融,解决乡村振兴战略的最后一公里
未来十年,乡村振兴仍是我国三农事业发展的主旋律。露营旅游与乡村振兴发展具有“共生共荣”的产业粘合性。在露营旅游的加持下,能够带领老百姓就业创业,带动乡村整体升级。以“北京密云·日光山谷”为例,采用“精细化运营-乡村共生理念”,依托乡村的产业优势,以露营为核心业态,有效助推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有效带动当地村民就业创业,实现共同富裕。在此发展模式下,成为北京乡村振兴样板示范基地。但露营并非适合每一个乡村振兴项目,需要操盘者综合评判项目的地理区位、市场条件、场地空间、文旅资源等因素,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资源浪费。
营地的建设运营需要专业团队的加持
露营营地建设并非一块草坪、几顶帐篷。专业的露营地需要从规划(用地属性、建设指标等)、财务(投资强度、收益能力、财务评估等)、体验(美学体验、环境融合、活动策划等)、工程(施工设计、施工难度、施工周期等)、运营(运维成本、产品寿命、体系配套等)等方向进行精细化的管理,避免不必要的花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