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2025 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不仅提出了数字乡村建设的目标和重点任务,也为乡村文旅数字化发展带来诸多利好。《工作要点》的出台,标志着乡村文旅数字化从 “局部探索” 进入 “全面攻坚” 阶段。随着 5G 网络覆盖、数字技术渗透和政策红利释放,乡村文旅正迎来 “数字蝶变” 的黄金机遇期。
数字技术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促进了乡村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保护和数字化转化,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新体验场景,形成了更多沉浸式、体验式、参与性的新业态。《工作要点》从基础设施、产业融合、文化传承、公共服务等维度勾勒出清晰的数字化路径和方向,为乡村文旅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夯实数字基建:筑牢乡村文旅 “数字底座”
《工作要点》将完善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列为首要任务,明确到 2025 年底全国行政村 5G 通达率超过 90%,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稳步提升。这一目标的实现将彻底改变乡村 “信号差、网速慢” 的现状,为智慧导览、实时客流监测、线上预订等数字化服务提供支撑。例如山东新泰打造的智慧导览系统,游客通过手机即可获取语音讲解、实时热力图和农事体验预约,正是依托高速网络实现的服务升级。
同时,文件提出加快农村基础设施数智化改造,推动数字孪生技术在灌区管理、电网智能化转型中的应用。这种 “数字 + 基建” 的模式不仅提升乡村治理效率,更能为文旅场景创造新可能 —— 如通过数字孪生技术还原古村落风貌,让游客在虚实交融中感受历史文脉。
二、产业融合创新:激活农文旅 “化学反应”
《工作要点》将 “因地制宜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作为壮大乡村新产业的核心举措,提出要持续开展乡村旅游数字提升行动,引导更多互联网平台投身乡村文旅发展,带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开展2025年“游购乡村”系列活动、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推介活动,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打造乡村旅游消费新场景。推进第二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培育文旅融合新业态新模式。深入推进“乡村著名行动”,全面加强乡村地名和利农惠农兴趣点的采集上图与服务应用,探索地名信息赋能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新路径。
其中数字技术在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中扮演 “催化剂”的角色,具体路径如下:
智慧农业体验:利用传感器、大数据打造智慧农场,游客可通过屏幕实时查看农作物生长数据,参与远程灌溉等互动体验,实现 “农业观光” 向 “科技研学” 升级。
沉浸式文化消费:VR/AR 技术将非遗技艺、民俗活动转化为可交互的数字内容。
电商联动增收:直播电商成为连接乡村与城市的纽带。2023年“美好乡村等你来”数字提升行动,带动全国1138个县域超2万个乡村文旅主体交易额超45亿元,直接带来的乡村游客数量近2000万人次。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商务部等有关部门在2024年元旦、春节假期开展的“游购乡村”系列活动,指导各地推出了一批乡村旅游产品线路、年俗节庆活动、乡镇大集和农特产品,全国共开展“游购乡村”活动2000余场,合作电商平台销售额超过85亿元,25个省市的186个特色乡镇大集销售额超过60亿元。
此外,文件特别强调 “运用数字技术促进农民就业增收”,通过数据标注、呼叫中心等新兴产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同时依托全国统一就业服务平台实现岗位精准匹配。
三、文化数字化:让乡土记忆 “活起来”
针对乡村文化资源挖掘不足的痛点,《工作要点》提出 “推进乡村文化文物资源数字化” 和 “加大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供给” 两大任务。
重点任务:深入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推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持续推进中国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数字博物馆建设,探索文化遗产“数字化+产业化”发展模式。深入推进国家文物资源大数据库(中国文物云)建设,推动乡村文物资源数字化永久保存和活化利用。继续实施非遗记录工程,举办“云游非遗·影像展”等活动,支持网络传播农村非遗资源。
持续深化网络文明建设,打造网络文化品牌。加快完善国家文化专网和文化数据服务平台,优化基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推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普惠应用。继续支持地方实施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和公共文化云建设项目,推动优质公共文化资源直达基层。进一步推进智慧广电乡村工程建设,更好满足农村群众综合文化视听和信息服务需求。继续加大对“三农”题材网络视听节目和作品的支持,扩大乡村网络文化优质内容供给。
具体路径包括:
文化遗产数字活化:通过 3D 建模、区块链技术对古村落、非遗技艺进行数字化保护与传播。
云端文化服务:建设 “数字村史馆”“云端图书馆” 等平台,提供线上展览、文化讲座等服务。文化和旅游部推动1000多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上线百度地图,打造乡村全景展示沉浸式“云旅游”,协调高德地图推出“乡村四时好风光”精品线路专属导航地图,吸引游客导航前往乡村旅游目的地。
内容创作扶持: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发起 “乡村文旅创作者扶持专项行动”,通过流量倾斜、培训赋能培育 “家乡推荐官”,2024 年上半年带动 “乡村咖啡厅”“大地艺术” 等新业态内容新发近 6 万条。
四、数字治理与服务:提升乡村文旅 “软实力”
《工作要点》将数字技术深度融入乡村治理与公共服务,为文旅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智慧监管与应急:山东新泰的文旅监管数字服务平台实现实时客流监控和安全预警,还可以进行农事体验项目的预约,确保旅游体验安全有序。
精准营销与服务:飞猪旅行开发打造的 “益起寻美” AI 智能体,为阿尔山、佛坪、寻乌、雷山等20多个县域提供宣传文案生成、线路设计等乡村旅游数字攻略产品和服务,还推出手绘地图、农旅礼包、旅行绘本、VI导视等多元新玩法。
人才培育体系:2024年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平台面向乡村旅游从业者、电商从业者、文旅创业人员等,计划开展覆盖100个县域超 1 万人次数字能力培训,涵盖短视频创作、内容种草、电商运营等实操技能。
五、政策协同与实践案例:构建数字文旅生态
值得关注的是,《工作要点》与文化和旅游部 2024 年启动的 “乡村旅游数字提升行动” 形成政策合力。
平台赋能:抖音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建设 POI 攻略页面,飞猪推出 “一码四端” 全域互通服务,小红书打造 “乡村漫游” 线下体验基地,形成 “线上传播 - 线下转化” 闭环。
区域试点:第二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中,浙江安吉小杭坑生态露营地、四川甘孜木格措景区等通过 “数字打卡点” 建设,实现线上流量向线下消费的高效转化。